中文版/English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首 页 简 介 研究团队 研究领域 研究成果 学术交流 快乐海绵 资源下载 常用链接 日常管理 留言板
欢迎您!今天是2024年11月02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最新动态  首页 > 最新动态
东方科技论坛“海洋药物前沿研究:宿主与共生微生物相互作用机制”成功举行
 
  东方科技论坛第229次学术研讨会“海洋药物前沿研究:宿主与共生微生物相互作用机制”于2013年10月7-9日在上海沪杏科技图书馆举行。本次论坛由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药学会共同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姚新生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郝小江研究员,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林厚文教授,担任本次研讨会执行主席。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中科院微生物所、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东京大学等21家单位的45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邓子新院士、冯雁教授、李志勇教授、白林泉教授、陶美凤研究员出席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是在十八大提出的“海洋强国”战略的背景下召开的。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已经从海绵、珊瑚、海洋微生物等海洋生物中发现了25000多个天然产物。其中,50%具有生物活性。这些次生代谢产物不仅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同时也是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源泉。目前,已有7个小分子海洋药物成功上市,其中4个来源于海绵;还有11个处于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广阔的开发前景。但是还存在一些基础科学与高技术创新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海洋生物虽然物种丰富,但是所含活性物质含量低微,化学结构复杂,合成难度极大,不能满足毒理、药理、临床等研究的需要,并且重复采集会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海洋低等生物与微生物通常是以复杂共生体的方式存在,活性物质产生机制尚不明确,极大限制了海洋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专家指出海洋生物环境资源蕴藏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化学多样性,存在着广泛的生物体共生现象。其中,海绵是已知生物中最复杂的共生体。这类海洋低等生物与微生物互作中合成了大量的结构多样的代谢产物,而这些次生代谢产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同时也是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源泉,对于解决长期困扰海洋药物发展的药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姚新生院士、杨胜利院士、郝小江研究员、冯雁教授等主持了研讨会,围绕“海洋生物及其共生微生物的活性物质”、“海洋生物共生现象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内涵”、“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发现的新策略与新方法”三个中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邓子新院士、焦炳华教授、郝小江研究员做了主题报告,相建海、林文瀚、王斌贵、郭跃伟、吴军、唐功利、张长生、张卫、林厚文、朱伟明、李志勇、洪葵教授做了专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做了题为“海洋生物共生体--新药发现的新宝库”的主题报告。邓院士在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海洋药物研发的问题及瓶颈之后指出,如果从海洋共生微生物入手,阐明海洋低等生物共生体互作机制,找到相关化合物的产生菌,或克隆到相关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将实现利用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组合生物合成等技术大量制备药源化合物,解决药源限制的瓶颈问题,从而促进海洋药物的发展。邓院士指出:要解决药源瓶颈问题,科研人员应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与海洋低等生物共生的微生物上,因为它们才是许多海洋药源天然产物的真正制造者。他指出,对于可培养的微生物,科研人员应找到相关化合物的产生菌;对于尚不能培养的微生物,应克隆到相关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实现利用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组合生物合成等技术大量制备药源化合物。同时邓院士建议,我国应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吸引国内外陆地、海洋领域的药理药学、有机合成、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工程、基因/代谢工程等领域的学者“下海”,形成学科交叉、协同作战的格局,这样才能尽快催生出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新药。
  国家863计划海洋生物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海洋局、中国工程院海洋药物/生物制品方向战略研究/咨询专家,第二军医大学的焦炳华教授就我国创新海洋药物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主题发言,指出虽然我国在海洋来源的多糖类药物发现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其他多数领域都仍处在萌发和发展期,集中体现在“药物筛选、药源制备和关键技术”三方面。焦教授就如何在 “建设海洋强国”的大气候下,进一步提升海洋生物资源的高效、深层次开发能力,就如何研发一批具有显著海洋资源特色的创新药物提出了思
上海交通大学 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